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专家21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地段发掘了京杭大运河上的一座船闸遗址土桥闸,考古专家称这是大运河船闸的首次完整发掘。这次发掘对于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一批重要新资料。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光今天在发掘地说,此次发掘工作是为做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文物保护,历时5个月时间,取得了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土桥闸遗址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土闸村中,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设施。土桥闸始...
船头寨穴居人家 远眺船头寨 支罗船头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评审,目前正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复。支罗船头寨到底有何价值?被批准公布为第七批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的可能性有多大?12月4日,记者对利川民俗文化专家、原利川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文博副研究员谭宗派老先生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谭老语出惊人:以支罗船头寨为首,以鱼木寨、女儿寨为辅构成的土家古寨群,具备冲击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该器为1958年陕西省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泥质红陶,口部呈杯状,器身横置,上部两端突尖,颇像一只小船。在两侧的腹部,各用黑彩绘出一张鱼网状的图案,鱼网挂在船边,似正撒网捕鱼,又像小船刚刚捕鱼回来,在晾晒鱼网。陶壶上端两肩上,横置两个桥形小耳,既便于提拿,又可穿绳背负,随身携带。
水西门船形瓮城平面图。 水西门瓮城遗址挖掘现场。 中华门鸟瞰。 “水西门瓮城遗址真的被发现啦!这太重要了。”昨日,南京城墙专家杨国庆听到消息后,立即大呼起来。他的话中包含着兴奋,也有着一份期待。他说,南京明城墙中中华门、通济门、水西门三座瓮城最为壮观,而通济门和水西门的瓮城都是船形,这在全国内城中绝无仅有,可惜水西门瓮城1955年被拆除,1962年通济门瓮...
船形银锭一只,重1850克左右,左右两端翘起,中间为凹槽,锭面有三竖状戳记,一个戳记写“咸丰元年五月”纪年,另一戳记写“安邑县”记载的是地名,还有一个写“马万年”是铸造师的名字。银锭品相较好,大部分为银色原光,局部有黑色包浆。银锭内外有明显的铸痕,外侧底部有大面积的蜂窝状小孔。 藏品来源 行家处购买 吴先生是个银币的...
11月13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法国远东学院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主办,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宁波基地承办的“中·法‘船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宁波华侨豪生大酒店隆重召开。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船与人:亚州古船历史学与考古学比较研究的新视角”,先后在北京和宁波两个会场举行。...
英国一家拍卖行20日说,“泰坦尼克”号遇难者的亲属已经把一张船票和一块记录沉船时间的怀表拍卖。 船票和怀表于19日在英格兰西南部迪韦齐斯的亨利·奥尔德里奇父子拍卖行出售,成交价分别为3.3万英镑(约合6.6万美元)和3.1万英镑(约合6.2万美元)。 法新社报道说,两件物品的主人是莉莲·阿斯普伦德女士,她已于2006年去世,享年99岁。她一直把这两件...
经过考古人员一天的紧张抢救性发掘,位于合肥市长江西路省税务学校内的一处建筑工地内发现的北宋时期“船”形夫妻合葬砖室墓终于发掘完毕,共出土一枚银质发簪和若干枚铜钱。该夫妻合葬墓保存相当完整,它的发现为研究合肥宋代的社会经济、丧葬习俗等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从目前的发掘情况来看,这是一座典型的用青砖砌成的北宋‘船’形砖室墓,该墓葬修...
为配合江西吉安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近期,该市开展了对赣江十八滩水下文物和船工习俗调查工作。普查专业人员逐个核定了十八滩所在水域,通过影像形式采集航道周边环境资料,了解相关航运、沉船、水库淹没区情况和船民风情习俗,为进一步开展十八滩水域水下文物调查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赣江十八滩又称赣石,位于万安县境内赣江南北水路交通必经之处。历代文献对十八滩多有记载,南宋辛弃疾《菩萨蛮 ...
图为考古学家将该船复原后的样子 德国科隆市旧城近日挖掘出了一个古代船只残骸,德国考古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古罗马帝国时期在莱茵河上行驶的最古老运输船只。 科隆市政府7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考古学家们11月30日在市政厅对面的圣诞市场下面11.5米处挖掘出了上述木制船舱板残骸。据初步研究,科隆市罗马―日尔曼博物馆7日公布了第一结果,认为它很有可能是欧洲中世纪最古老的船只,修建于公元1世纪。迄今,欧洲共发...
记者从河北省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2007年4月至5月,该所为配合城市基建工程,对在该市一建设工地进行的文物考古勘探中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首次发现七座唐代墓葬为史料记载的船型砖式墓葬。 据文物工作者介绍,唐代墓葬过去多为零星发现,且数量较少,基本无规律可循,故船型墓的发现更显难得。此次发掘的墓中随葬品均以陶瓷器或其他生活用品为主,基本反映了当时小型墓葬的特点和该区域传统的丧葬...
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中国古沉船示意图。 中国考古工作者正在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古沉船进行考察、捞掘,以重现历史上中国人走向世界的辉煌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赖少芬、郑天虹、赵叶苹、周慧敏、荆晶、张崇防发自广州、海口、内罗毕 自汉代以来,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前往印度洋和中东地区;或向东航行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海上贸易、交通路线——“海上丝绸之路”。如今,沿途...
12月27日,四川省蒲江县再次发现战国船棺,这已是当地近期发现的第三座船棺葬。目前考古人员正在对两座船棺进行考古发掘,并出土了珍贵的“巴蜀图语”印章等陪葬文物。 记者在蒲江县鹤山镇飞龙村的考古发掘现场看到,新发现的船棺位于之前的两座船棺葬之间,考古人员正在小心地清理船棺上的泥土。 蒲江县文管所考古专家龙腾介绍,考古人员在对现场进行勘探时发现了2号船棺,随即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